2011/11/04 蘋果日報
誤觸運轉履帶 專家籲幼童勿近
【周昭平╱高雄報導】民眾使用跑步機,一定要避免幼童靠近!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整形外科一年內接獲三起幼童不慎誤觸運轉中的跑步機履帶,瞬間摩擦高溫致手指頭燒燙傷,所幸經治療多無大礙。由於國外曾有病例因手指燒傷嚴重或被絞入履帶,影響手指功能,專家提醒家長「不要讓幼童接近跑步機」。
大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黃書鴻指出,這起跑步機引發手部摩擦燒傷意外,事發時跑步機由男童哥哥使用,當時大人不在身邊,兩歲多的男童突然雙手撲向運轉中的跑步機履帶上,右手食指、中指及左手大拇指都因瞬間高速摩擦而燒傷,一開始只有表皮紅腫,家長不以為意,三天後出現水泡、流膿才到醫院治療。
幸未傷肌肉神經
經過檢查發現男童的傷勢已達真皮深層,屬於深二度的摩擦燒傷,先將壞死的組織清除,再透過適當敷料覆蓋傷口保持濕潤,促進皮膚組織生長,約十天後傷口癒合,所幸男童傷勢未傷到肌肉神經,手指功能不受影響。
嚴重須植皮復健
黃書鴻說,跑步機造成兒童手部摩擦燒傷意外在國外已有多起報告,嚴重的甚至必須植皮、復健,也曾有手指絞入跑步機縫隙意外;由於他一年內就接獲三起病例,年齡多是二至四歲幼童,「家長一定要多注意!」
專門代理健身器材的三普健康生活世界企劃經理丁照明則說,首次聽到這類意外,但他強調,跑步機使用手冊原就規定「勿讓兒童接近跑步機」,且跑步機都有安全開關鎖,避免兒童誤觸運轉,意外發生絕對是大人疏失。
「用家具做區隔」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資源開發組組長許雅荏表示,未曾聽聞類似意外,但跑步機是都會型家庭中常見的健身器材,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潛藏危機,輕易讓兒童靠近,呼籲家長要明確跟小孩說明不應靠近使用,使用時也最好運用家具等物品區隔,避免探索期幼童好奇趨近。
幼兒常見居家意外項目與原因
◎跌墜、碰撞:地面材質不當、家具放置地點不宜
◎燒燙傷:幼兒誤觸廚房爐火、熱鍋、熱油、熱水、電熨斗等
◎梗塞、窒息:硬幣、釦子、小零件等常被幼兒吞食或塞入耳鼻
◎割刺夾壓傷:碰觸設備用品的尖角銳邊,或遭門樞、抽屜、桌椅縫隙夾傷
◎中毒:誤食藥品、化妝品、殺蟲劑、清潔劑
資料來源: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全文: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1104/337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