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1 蘋果日報
高雄81歲李先生左腿突變成紫色,痛到無法走路,送抵高醫確診是罕見「急性廣泛性栓塞症」,臨床上這類病例,四成會死亡,餘者幾得靠截肢保命,高醫整形外科先做腿部筋膜切開術,紓解腿部組織壓力,心臟內科再以導管,深入患者腿部血管打通,李先生成功保住腿,今走到記者會場。此論文登上全球醫學期刊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雜誌,也是台灣整外醫界首度登上此頂尖期刊的論文。
一般SCI期刊,影響指數逾1分,即被列最佳的A級,《新英格蘭》期刊影響指數高達72.46分,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醫學期刊。高醫外科部長郭耀仁說,登上此期刊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有數萬次,這是台灣整外醫界首度有論文登上此期刊,即使是整個台灣外科醫界,登上此期刊論文數僅屈指可數。
論文第一作者是高醫整外住院醫師賴昕隄,她指,李先生到院時,左腿呈紫色,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腿部靜脈有許多血塊,是罕見「急性廣泛性栓塞症」由於腿部在密閉空間壓力大,半小時後,即推李先生進開刀房,大範圍切開腿部皮膚,紓解腿部壓力。
同登論文、參與救治的高醫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黃書鴻指出,以往這類如此嚴重腿部栓塞病例四成會死亡,約三成需截肢,即使未截肢,存活者會因腿部曾缺氧留跛行後遺症,高醫團隊決定為李先生努力,在腿部筋膜切開術後,再由高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許栢超,在李先生腿部置入導管放支架,與注入血栓融解劑,擴張與打通血管,一個月後李先生健康走出醫院。